凡以通利血脉、促进血行、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,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,称活血化瘀药,也称活血祛瘀药,简称活血药、祛瘀药或化瘀药。其中活血化瘀作用强者,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。
本类药物多具辛味,部分动物、昆虫类药物多味咸,主入血分,以归心、肝两经为主。辛散行滞,行血活血,能使血脉通畅,瘀滞消散,即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“血实者宜决之”之法。本类药物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达到止痛、调经、疗伤、消癥、通痹、消痈、祛瘀生新等功效。
活血化瘀药适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伤等各科瘀血阻滞之证,如内科的胸、腹、头痛,痛如针刺,痛有定处,体内的癥瘕积聚,中风不遂,肢体麻木以及关节痹痛;伤科的跌扑损伤,瘀肿疼痛;外科的疮疡肿痛;妇科的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痛经、产后腹痛等。
在应用本类药物时,除根据各类药物的不同效用特点而随证选用外,尚需针对引起瘀血的原因和具体的病证配伍。如瘀血因寒凝者,当配温里散寒、温通经脉药;因火热而瘀热互结者,宜配清热凉血、泻火解毒药;因痰湿阻滞者,当配化痰除湿药;因体虚致瘀者或久瘀致虚者,则配补益药。如风湿痹阻,络脉不通者,应配伍祛风除湿通络药;若癥瘕积聚,配伍软坚散结药。由于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,在使用活血祛瘀药时,常配伍行气药,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。
活血化瘀药行散走窜,易耗血动血,应注意防其破泄太过,做到化瘀而不伤正;同时,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其他出血证而无瘀血现象者,对于孕妇尤当慎用或忌用。
活血化瘀药依其作用强弱的不同,有行血和血、活血散瘀、破血逐瘀之分。按其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侧重点,分为活血止痛药、活血调经药、活血疗伤药、破血消癥药四类药物。
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血液循环,抗凝血,防止血栓及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;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,促使组织的修复和创伤、骨折的愈合;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,减轻炎症反应,促进炎症病灶的消退和吸收;改善结缔组织代谢,既促进增生病变的转化吸收,又使萎缩的结缔组织康复;调节机体免疫,有抗菌消炎作用。
活血止痛药
本类药物辛散善行,既入血分又入气分,能活血行气止痛,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,如头痛,胸胁痛、心腹痛、痛经、产后腹痛、肢体痹痛、跌打损伤之瘀痛等,也可用于其他瘀血病症。
活血调经药
本类药物辛散苦泄,主归肝经血分,具有活血散瘀、通经止痛之功,尤其善于通血脉而调经水。主治血行不畅、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,经行腹痛,量少紫暗或伴血块,经闭不行,及产后瘀滞腹痛;亦常用于其他瘀血病证,如瘀滞疼痛,癥瘕积聚,跌打损伤,疮痈肿痛等。
活血疗伤药
本类药物味多辛、苦或咸,主归肝、肾经,功善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续筋接骨、止血生肌敛疮,主治跌打损伤、瘀肿疼痛、骨折筋损、金疮出血等骨伤科疾患,也可用于其他血瘀病证。
破血消癥药
本类药物味多辛苦,虫类药居多,兼有咸味,主归肝经血分。药性峻猛,走而不守,能破血逐瘀、消癥散积,主治瘀滞时间长、程度重的癥瘕积聚,亦可用于血瘀经闭、瘀肿疼痛、中风偏瘫等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