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津液病证

气、血、津、液是构成人体五脏六腑的基本物质,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精微物质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云:“人之所有者,血与气耳。”此处的“血”包含了津液的概念。气、血、津、液遍布全身,无处不到。气、血、津、液之间在生理上关系密切,病理上相互影响。

气和血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,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。《难经·二十二难》概括了气与血的生理功能:“气主煦之,血主濡之。”两者相互依存,相互资生,相互为用。《石室秘录·论气血》云:“气生血,而血无奔轶之忧;血生气,而气无轻躁之害。此气血之两相须而相得也。”津、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,对维持人体生理活动至为重要,诸如脏腑之濡润、肌肤之润泽、关节之滑利、骨髓之充盈,无不与津液的濡润滋养有关。津液代谢失常多继发于脏腑病变,而由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加重脏腑病变,使病情进一步发展。外感或内伤等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,进而出现气、血、津、液运行失常、输布失度、生成不足或亏损过度,是气血津液病证的基本病机。

五脏六腑病证均与气血津液失常有关。本章着重讨论气机郁滞引起的郁证,血溢脉外引起的血证,水液停聚引起的痰饮,津液输布失常引起的消渴,阴阳失调、腠理不固、营卫失和引起的汗证,气血阴阳失衡引起的内伤发热,气机逆乱、升降乖戾、气血阴阳不相顺接的厥证,气血阴阳亏损、日久不复引起的虚劳,气虚痰湿偏盛引起的肥胖,以及正虚邪结,气、血、痰、湿、毒蕴结引起的癌病等。临床应将气血津液病证与他系病证互参,审证求机,详辨主次,灵活运用。

气血津液病证的辨证当分清虚实。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者多属实证,当以通导疏利为原则;气血津液亏虚耗损者多属虚证,当以滋补助益为原则。本章病证繁多,病机复杂,临床治疗需注意疾病虚实之间的转化,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,进行辨证论治。